手机端
상단여백
首页 读者声音 Photo
文化旅游城市之路——济州文化移民热潮
  • 作者 : 李咫琏
  • 发布时间 2013.06.07 13:49
  • 评论 0

韩国有句古话,叫做“养马在济州,育人在首尔”。随着时代的变化,这句话已经失去其原有的意义。根据济州道政府公布的人口流动分析结果显示:到2009年为止,济州道的净流入人口每年减少10003000人;2010年开始出现反弹,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第一季度,济州道净流入人口达到1864人,同比增长83.5%。后工业化时代,比起高收入及各种便利设施,疲于“快生活(fast life)”的都市人愈发注重生活质量,从而开始选择能够治愈身心的“慢生活(slow life)”。于是,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济州岛。

过去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归农”渐渐变成了现在以青、壮年人为主的“归村”——这是移居济州趋势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尤其是在年轻的移居者中还包括不少文化、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以至于出现了“文化移民”这一新名词。大部分文化移民之前在首都圈从事文化艺术工作,有些人是因为觉得所在城市失去了魅力而移居济州,有些人则是想来济州岛寻找与众不同的价值。文化移民和之前的“移民”不同,他们移居济州之后,往往凭借自己的才华去尝试参与其它领域的商业活动,同时享受生活。

   
▲ 文化移民聚集的流水岩里和加时里地区的风景 图片提供:卢建雯;尹磊

开一家咖啡屋或青年旅馆是文化移民的首选,因为这种经营方式比较自由。钢琴家金世润(音译)在善屹里开了一家叫“SEBA”的音乐咖啡屋,不定期的举办爵士音乐会,使原本宁静的乡村一跃成为了回荡着古典音乐的旅游景点。还有,“崔夫人的面包茶馆”店主崔恩别(音译)曾经从事电影营销工作,“画廊NORI”的馆长李明福(音译)是电视台图形设计师出身,青年旅馆“JJOLKIT中心”的主人高必宪(音译)是漫画家……他们都是济州文化移民的先行者。这些文化移民在选择移居地点的时候,首要条件就是不选择在市内繁华区。他们大部分选择了幽静的山村或渔村。据悉,这股“归村”文化移民潮正逐步高涨,位于济州市翰京面楮旨里的文化艺术村已经吸引了45位文化名人居住,他们之中包括知名画家、音乐家、设计师、作家等。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移民通过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来分享文化资源,同时也为济州岛注入了新的活力。

济州文化移民的故事逐渐被社会关注,也令很多怀揣着五彩斑斓梦想的人“仰望”济州,从而希望追随前人的步伐移居济州岛。殊不知,济州移民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因为偶来小路让青年旅馆(guesthouse)备受徒步旅行者的欢迎,从而使近两年来,济州岛内的青年旅馆数量增至300家。但是,昂贵的租赁费和低廉的住宿费,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竞争者,青年旅馆的经营者们其实正饱受着痛苦。在文化移民的主要聚集区域,学校、医院、大型商场等主要设施不够完善,使这些从城市里搬过来的人多多少少感到不便。而且这些区域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艺术市场规模有限,制约了文化艺术家们的创造空间。另外,由于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等原因,济州岛形成了比较封闭、自我的地域文化,使得不少移民适应不了而离开。相较于其它地区略为强势的区域共同体特征,往往让外来者觉得当地人有强烈的排外意识,同时移民对地域社会的漠不关心往往也会造成“移民”和“居民”的“双重社会”,导致社会矛盾。移居济州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以至于济州移民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能否在这里继续住下去,取决于移民前三年。

笔者认为,文化移民很难在济州岛站稳脚跟的最大原因是他们缺少一个可以获得帮助的渠道。他们属于第一代文化移民,可以学习、模仿的对象有限。而现有的移民支持政策,包括对移居民的济州文化和方言教育、定居补贴等,大多以“归农”退休者和多元文化家庭外国人为主,文化移民则彻底被排除在外。与“文化移民”沾得上边的支援政策只有济州道政府和济州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推进的《济州文化发展项目》和《艺术家驻留计划》。但是,前者的支持对象选定标准严格,需要具备一定的财政基础(事业资金的10%);后者只有文化艺术团体或民间文化组织才能申请。也就是说,手头拮据的文化艺术家想要凭一己之力在这座陌生的小岛上立足,着实不易。

与人口自然增长相比,机械增长会给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济州道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年1月,道政府成立了“改善移民定居条件”专项小组(T/P),通过官方网站和43所社区中心征求意见,了解移民详情,定期召开会议和研究课题。专项小组正在酝酿并制定的移民定居环境改善措施包括建立济州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设济州文化教育课程、展开济州移民宣传等。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象中仍然找不到“文化移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济州道政府应顺应文化移民的热潮,扩大对文化移民的支持。让第一代文化移民更好地融入社会,胜过任何广告宣传。安居乐业的移居者能让更多的主流艺术、文化人心甘情愿地移居济州,从而丰富济州的文化资源。这或许是让局限于“生态旅游城市”的济州岛发展成为“文化旅游城市”的必经之路。

 

李咫琏  lian115@naver.com

<© 济州周刊(http://www.jejuchina.net),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

icon热门新闻
评论 0
查看全部
没有帖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