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与海洋有着不可分割的宿命因缘。人类的文明史归根结底是海洋文明史。因为,虽然人类生活在陆地上,但连接陆地的却是广阔无垠的海洋。在变化多端、凶险莫测的浩淼海洋面前,弱小的人类不得不寻求神灵的佑护。中国有观音菩萨、妈祖娘娘保佑着出海打渔或远航之人的平安,济州岛也有一位给渔民带来平安与幸福的女神——灵登婆婆。
关于灵登神的由来,淡水契的《增补耽罗志》中有这样的记录:“谚传大唐商人漂没于州境者,四体分解,头骨入于鱼登浦,手足入于高内涯月浦,故每年正月有风自西海来,则谓之迎灯。神降,聚群巫作野祀,槎形如马头者,饰以彩帛,作跃马戏,以娱神。至二月旬望,又造舟形具,帆樯泛于浦口,谓之送神。是期禁乘船。”
在济州岛的传说中,每年阴历二月初一,寒冬过后,新春伊始之际,灵登婆婆从江南天子国乘西北季风来到济州岛,四处游逛,看桃花、冬柏花,在农田里撒下十二种农作物的种子,在海边撒下鲍鱼、海螺、海带、石花菜等海草的种子。所以,阴历二月又被称为“灵登月”,迎接风神灵登的巫仪便被称为“灵登巫仪”。
灵登巫仪由济州特有的巫觋——“神房”主持,船主、渔民和海女是主要参与者。迎神祭时要竖起十二根竹竿,做迎神的“净龙王道”。人们还用三色彩绸扎成彩马,举行“跃马戏”以娱神。等到二月十五送神祭时,则需要将祭品用韩纸包裹投入海中献给龙王及其他神灵,同时还有将悬挂着五色风帆,放有祭品的草船放流到海里的仪式,以消灾除厄。
孤悬于海上的济州岛,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常刮大风。正如李健《济州风土记》中所描述的:“耽罗一岛邈在大海之中,瘴疠所钟,海毒所蒸,无论冬夏,不风则必雨,不雨则必岚,晴明之日极少,至于台风掀天之时,人多感伤,不堪其苦。” 对于以靠农耕和打渔为生的济州岛人来说,既是风神又是海神的灵登婆婆给人们带来的是丰收和平安的美好祈愿。“早春二月灵登降,五谷丰登保安康。”——“灵登欢迎丰鱼祭”现场的横幅很好地说明了人们举行灵登祭仪的目的和灵登婆婆丰农神的神格。
因为传说灵登神二月初一从金宁归德进入济州岛,在济州岛各处游逛,经过七摩里堂之后,于二月十五从牛岛离开。所以济州岛几乎每个渔村每年都要如期举行“灵登巫仪”,以迎接并欢送灵登神的来去。灵登巫仪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祭仪,其中尤以七摩里堂的灵登巫仪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灵登巫仪的风貌。因此,济州七摩里堂的灵登巫仪继1980年被指定为第71号国家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又于2009年被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济州岛重要的文化财富。
七摩里堂灵登巫仪传授馆
七摩里堂是设在济州市山地港海边的神堂,它既是济州市健入洞的本乡堂,也是一个海神堂。七摩里堂供奉着都元帅监察地方官、海神龙王与龙王夫人、南堂公公、南堂婆婆、灵登海神船王六位神灵。
七摩里堂灵登巫仪现在的传承人(韩语用“艺能保有者”一词。)金允洙先生(1946~ )出身于巫觋世家,属于世袭巫觋,他从16岁入巫,29岁开始独立主宰整个巫术仪式,声名大振,受到信仰者的尊敬。1990年第一代传承人安士仁先生(1928~1990)去世后,金允洙先生继其后成为第二代传承人,直至现在。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灵登巫仪,2016年6月17日七摩里堂灵登巫仪传授馆正式开馆。 2016国际灵登巫仪学术讲座自7月19日至8月27日以一般市民和外国人为对象,共进行了10场讲座。为期一个多月的学术讲座从七摩里堂灵登巫仪传承人大神房金允洙先生的《灵登巫仪与我的人生》开始,期间进行了与灵登巫仪相关的神话、音乐、纸艺等内容的各种讲座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尤其是终讲时,参加者一起探访了七摩里堂附近的济州港、健入洞和纱罗峰,还亲自烹制了举行巫仪时的济州饮食,让市民和外国人直接接触到灵登巫仪的方方面面,并能亲自进行体验,增加了对灵登巫仪的直观认识。
正如中国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言:“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让它们‘活起来’,把它们的知识、文化、智慧融入到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七摩里堂灵登巫仪传授馆无疑践行了这一原则,为济州人的后代子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七摩里堂灵登巫仪传授馆
地址:济州市健入洞407-3
咨询电话:064-753 -7812
交通信息:从济州机场出发乘坐38路或100路公交车在愚堂图书馆下车(约需35分钟)
观览时间:平日10:00~17:00(团体参观时需提前三天预约)
王艳 editor@jejuchina.net
<© 济州周刊(http://www.jejuchina.net),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